天下雜誌-學術圈也能接地氣!清大當起伯樂和保姆,把老師變成新創公司CEO

走進新竹清華大學,爬上小山坡,一間開放式的辦公空間裡,掛滿人體組織切面圖。這是3D病理影像公司「捷絡」的基地。

過去在檢測癌症時,礙於技術限制,從人體取出的取樣組織,僅有 1%能使用。自從捷絡誕生,它的光學顯微技術將人體組織變得透明,「取出的樣本百分百用以檢測,可以更精準地找出癌細胞,」捷絡執行長林彥穎自信地說。

像捷絡這樣源自校內 IP(智慧財產)技轉的新創公司,2019 年在清大共有 16 家,數量居全台一般大學之冠,學校輔導企業長大,透過持股獲利。

「過往我們無法把研發成果,轉換成經濟價值,對國家來講是很可惜的狀況,」清大國際產學營運總中心執行長林琮庸說。

學校新定位:新創孵化器

現在,清大重新自我定位。「我們就是伯樂和保姆,幫忙看有沒有機會,有機會的,會跟老師討論商業計劃(Business Plan),一起找未來發展方向,」來自產業界的林琮庸,曾參與創辦高雄楠梓電,讓他能提供更務實的育成輔導。

Image

林彥穎即是清大扶植的其中一個案例,他原先是清華大學助理教授,擅長腦科學與顯微影像研究,「單純熱愛科學,從沒想過會去創業,」他說。

自從 2017 年科技部推動「價創計劃」,鼓勵國內學者將頂尖研究落地為產品,林彥穎的人生便開始轉向。

2019 年,捷絡正式成立,他毅然決然辭去教職,申請成為清華大學「國際產學營運總中心」旗下創新育成中心的輔導企業,同時在中心租了間辦公室,踏上創業旅程。

目前,捷絡合作單位有台大醫院、林口長庚、台北榮總,技術已在醫療界闖出一番名號。

翻轉合作模式,企業主動上門

創新育成,是清大「國際產學營運總中心」的一項業務。在此之外,它還肩負產學合作、智財技轉等任務,近年縮短產業與學研的落差、擴展社會影響力,「接地氣的成效有目共睹。清大所做的產學合作,更開創了與企業聯合研發模式。

清大卻獨創「企業出題、學校解題」的模式。例如上銀科技碰到「生產自動化」、「太陽能電池」的問題,請清大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解答。「清大規定企業一定要簽約 5 年,一年出資 1 千萬以上,才能成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,」國際產學營運總中心主任,清大研發長曾繁根說明背後邏輯,「企業要顯現出決心,我們才要找團隊坐下來幫你。」

最後也證明,聯合研發中心模式對產業與學校才能達到真正的「互利」。

「我們的研究能量,讓企業形同多了一個研發部門,解決長期而重大的問題,扭轉台灣企業不注重長期研發的劣勢;對學校而言,師生能參與產業實際面臨的狀況,學研就不再紙上談兵,」曾繁根說。

5 年運行下來,不僅上銀科技「續約」第二期計劃,總金額更已超過兩億。目前還有台積電、聯發科、光寶、台達電、新興電子等企業伙伴聞風而來,總計六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,每年共提供學校5 千至 1 億財務收入,佔所有產學合作模式的 20%。

看重業界經驗,助策略落地

清大長年聚焦扎實的尖端研究,本就享有技轉的優勢,加上鄰近新竹科學園區,容易建立盟友人脈,當國家政策朝此方向轉,自然水到渠成。

不過,能養出最多新創、開發聯合研發中心,學校領導者的決策眼光亦是關鍵。清大研發長過去都是物理背景,校長賀陳弘認為,既然要發展產業,應該突破常規找工程背景的人來帶領。

於是,他委由專長動力機械,且對產業不陌生的曾繁根主導國際產學營運總中心,並找來5、6位如林琮庸有多年業界經驗的產學專家搭擋,制定的所有策略都力求對齊產業需求。

台灣學術圈內,一向流傳著「想做研究,就到清華」的耳語,如今,會寫論文的學者能當 CEO,會讀書的學生也要走訪產業,從高塔到民間,清大的形象正悄然轉變。(責任編輯:賴品潔)

>> 原文連結